第463章 譙城之戰(十一)誘降

-

馬玩率軍邊戰邊退,後退了整整三十多裡,才慢慢穩住局勢,收攏敗兵。他也不作他想,隻等馬騰回來收拾殘局。

馬騰率軍外出,在途中與廖化大戰了一場,廖化不敵,往洛陽方向撤退,但損失並不大。後來,馬騰也率軍回到洛陽西門,才知西涼軍已大敗,他頓時大驚失色。完了,如今全都完了。

他隻好率軍後撤,直到遇到馬玩。後來,馬超等人也都陸陸續續回來。看到如此慘敗,眾人皆不語,唯有馬騰歎氣:“當初我就建議撤兵回函穀關,你們不聽,非要與那張遼交戰。如今遭此大敗,我等亦難在關中立足。”

馬超、梁興、馬玩等都無話可說。隨後,馬騰下令,率剩下的殘兵六千人左右,撤回函穀關。

張遼、賈逵、廖化等陸陸續續回來,他們有敗有勝。但以大局來看,龍吟軍大獲全勝,全軍上下僅傷亡不到兩千人,殲敵軍八千人以上,收攏降兵近三千多人,其餘敵軍均撤退或逃跑。除此以外,龍吟軍幾個大將還斬殺成宜、李堪等西涼將領。

張遼看到賈詡,欣喜若狂:“哈哈哈哈,我軍能破西涼軍,皆賴軍師之計呀,軍師真是妙計如神!”

賈詡反而謙虛:“這可不敢當,乃全軍將士奮勇殺敵,我軍才取得如此大勝,我不過耍耍嘴皮子而已,哈哈!”

“嗯,我們需向大將軍彙報此事,西涼兵敗,恐怕不敢再進兵洛陽,我軍需儘快調整,洛陽的重建亦有數月,看來我龍吟軍兵進許都的時候快到了。”

“將軍說得冇錯,我軍駐守洛陽已有數月,糧草也屯了幾個月的,若是大將軍攻克譙城,必會兵進許都,我龍吟軍當早做準備。”

……

譙城。

劉鑫仍是每隔幾天就攻一次城,他攻得緊,譙城的壓力也比較大。前些日子,他曾做了輿論工作,讓人起草了一份勸降書,射入城中,但效果不大。

此刻,在北門,沮授和太史慈在士兵的保護下,來到城下。奉劉鑫之命,沮授準備耍耍嘴皮子,說服李通和滿寵投降。

譙城由李通、滿寵、曹休和夏侯惇四人鎮守。曹休和夏侯惇兩人,一個是曹操的族子,另一個也是曹操的姻親,兩人都深得曹操信任人,都是不可能投降的。

所以,劉鑫也不費勁去說降曹休和夏侯惇,隻能讓沮授出馬,看看能不能嘗試說降李通和滿寵。

“城上的士兵聽著,我乃大將軍座下龍躍軍軍師沮授沮公與,請譙城守將李通出來說話。”

過了一會兒之後,李通和滿寵同時出現在城頭之上,兩人一向同進退,守城也是一起。

“沮授,你來此作什麼?”李通一下大喝。

“哈哈哈哈,為你們指條明路!”

“若你所謂的明路是獻城投降,那你就白費口舌了,你還是回去吧!我們是不會投降的!”

沮授可不會輕易就退去:“兩人可彆把話說得太早!今大將軍率十幾萬大軍南下,曹操已難以阻擋,譙城被我數萬大軍圍困已有數月。許縣來的援軍已是損失殆儘,許縣亦兵力空虛,無兵可援。”

“曹操費儘心思與孫策結盟,結果為孫策所騙,孫策隻不過帶了一萬大軍進入譙郡裝裝樣子,卻不敢與我軍交戰,而又撤退壽春。譙城已是孤立無援,遲早被我軍攻破。”

“據我所知,兩位非曹操親信之人,李通你乃江夏人,與曹操素無往來,在汝南一帶割據一方,隻不過畏懼曹操在豫州的權勢,才投靠了曹操。”

“滿寵你乃兗州人,因朝廷之命,前來汝南為官,兩人才一起鎮守汝南。滿寵你的家鄉都已為我軍占據,難道你不為家鄉父老考慮嗎?”

“兩位與夏侯惇和曹休不同,既非曹操嫡係,何必為曹家效死力呢?不如兩位投效大將軍,我必在大將軍麵前為兩位美言幾句,為兩位請功,兩人也至少也保住了這榮華富貴,是吧?”

“哈哈哈哈!”滿寵笑了起來:“沮授,今日你恐怕要白費口舌了,我本為一名小吏,是曹司空看中了我的才能,才提拔於我,曹司空對我有提攜之恩,且我乃忠義之人,既隨了司空,豈又能改投他人呢?”

李通也接過話:“不錯!我李通初時不過汝南一土匪,幸得司空接納,方有今日成就,司空待我赤誠,我又豈會背叛司空?今日你們攻城,我效死力便是,若城破了,我唯死而已!”

“二人何必冥頑不靈呢?須知,識時務者,方為俊傑,這天下遲早歸大將軍。你們如若現在投靠,還有立功的機會,否則城破之時,大將軍反治了你們的罪,屆時就冇有挽回的機會了。”

“二位可知劉延、毛玠二人?去年戰時被我軍俘虜,死活不肯投降,大將軍將其發配到樂浪去了,樂浪距此四千餘裡,城破之時,你們也會過去,與毛玠在樂浪相會,這輩子都無法回來了,恐怕是生不如死呀!”

“你若是堅持抵抗,萬一惹怒了大將軍,大將軍還可能會將你們倆滿門抄斬!我好言相勸,還希望你們倆慎重考慮。”

滿寵和李通聽了,微微一顫,莫非樂浪那麼恐怖?

李通有點不敢再和沮授談下去,又大喝一聲:“沮授,你休要妖言惑眾,你趕緊離開,否則我就下令射箭了……士兵,準備!”

沮授看到李通似乎動真格,趕緊撤了回來。

“看來這兩個傢夥還真打算堅守這譙城!”

“未必!”沮授說:“你我當眾來城下勸降,兩人都是要臉的人,自然不可能當眾投降!他們當眾拒絕,也不表明心裡也拒絕。”

“軍師說的是!”太史慈嗬嗬起來,稍有骨氣的人,都不會當麵投降:“可如今我們該怎麼辦?”

“你不必擔心,大將軍早有安排,再射些勸降信到城裡,指明投降的好處,想必他們必會有人投降!”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