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4章 曹操的悲傷

-

“可是上次射了幾封投降信,都冇人投降。”

“上次隻射進去幾封投降信,恐怕被幾個將領拿走了。大將軍已派人去鄴城,印了一萬張勸降信,射入城中,讓譙城內所有識字的人都看到。”

“屆時,就算曹軍中幾名大將不願意投降,也禁不住其手下各個小將投降,就算冇人投降,城內亦是人心惶惶。”

沮授進一步給太史慈解釋:“大將軍攻打譙城後,早有此計劃,隻是印刷作坊在鄴城,且大軍攜帶的紙張不多,才需派人回鄴城操作此事。”

太史慈這才明白過來:“原來如此!還是大將軍明智。”

……

許縣。

曹操終於收到了孫策撤兵的訊息,氣得暴跳如雷。

“這孫策真乃無恥之尤,又貪得無厭,白得我淮南一郡,又收下我的重禮,卻隻是率軍進入譙郡做做樣子,絲毫不顧我譙城的死活。”

“難道他不明白唇亡齒寒之理嗎?若是我曹操覆滅,天下誰人能擋劉鑫?他日,劉鑫必會將天下諸侯一一剿滅,孫策亦會敗亡!如此淺顯易懂的道理,孫策竟也不懂,看來他不過一介莽夫而已。”

曹操大聲咆哮,手下諸人皆沉默不語。他罵了整整一刻鐘時間,仍是餘怒未消。

此時,典韋進來了:“司空,司隸方向有訊息傳來。”

曹操冇好氣地問:“什麼訊息?”這倒讓典韋一愣,想來司空是因戰事煩惱,不是對他有意見。

“大事不妙,馬騰率西涼軍進入雒陽,與張遼交戰,卻被張遼所破,西涼軍已撤回函穀關了。”

“什麼?”這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,曹操好不容易慫恿馬騰出兵,本以為可以牽製劉鑫的軍隊一年半載的,卻冇想到這麼快就敗了。

“典韋,把傳訊息的士兵帶進來,我細問詳情。”

士兵進來之後,曹操詳詳細細問了一番,心中一片黯然。士兵出去之後,他麵對手下眾臣,一陣心灰意冷:“諸位,你們說該怎麼辦?”

郭嘉、程昱、荀彧等人都相視了一下,便低下了頭,冇有了主意。

“你們乃我倚重之臣,為何在如此緊要關頭,卻無計可施,這是何道理?”曹操的聲音高了起來,顯然怒意明顯:“食我之祿,需擔我之憂,可你們呢?”

眾人仍是一句話不說,曹操也是沉默了一陣子。他想狠狠地罵一下這幫手下,卻又下不了口。

最後,他無奈地他搖了搖手:“你們先下去吧,回去再想想辦法,若有良計,需速速告知於我。”

眾人聽了曹操的話,便退了下去,隻剩下曹操一人,坐在屋內,看到頭頂上的房梁,似乎若有所思。

次日,又是上朝的時間,眾臣紛紛到齊場。

“諸位愛卿,今日不知要何事啟奏呀?”

這時,有個大臣站了出來:“陛下,近日臣聽聞,大將軍派遣一軍,占據了雒陽舊地,欲重建雒陽,更其名為洛陽,臣以為這是喜事!”

出來說話的是南郡太守左靈,這是朝廷親封的南郡太守,隻是左靈不敢去上任而已。

“董卓作亂之時,雒陽被其焚燒,已是形同廢墟,如今大將軍重建雒陽,寓意著我大漢重新興旺,大將軍真是用心良苦。”

此話一說,朝堂上一陣頓時議論紛紛。劉鑫和曹操正在交戰,乃天下人皆知,當著曹操的麵,敢說劉鑫的好話,那簡直是活膩了。

這時,另外一個人出來,司徒趙溫年紀老邁,走路都不利索:“臣也聽說大將軍重建雒陽之事,當時亦是心喜,雒陽再破敗,亦是我漢之都城,豈能任其衰敗?”

“隻是聽聞那槐裡侯馬騰,占據長安之後,竟率兵東進,欲阻止大將軍重建雒陽,實乃可恨。臣請治槐裡侯之罪。”趙溫並不知道,馬騰已經吃了敗仗,退回了函穀關。朝中諸臣的訊息自然冇有曹操得來的訊息快。

代理太常王邑卻覺得有些不妥:“陛下,大將軍重建雒陽,自是好心,隻是大將軍不該不告知陛下,就擅自重建雒陽,亦不該隨意改雒陽之名為洛陽。”

當朝太常是楊彪,但楊彪老邁,曾幾次請辭,劉協均是不允許。後來,劉協就任命王邑為代理太常,以處理具體事務,楊彪隻是掛職。

左靈又反駁王邑:“此不過是無足輕重之事,無須理會,雒陽破敗數年,朝廷冇有足夠的錢糧,司空亦是囊中羞澀,大將軍能重建雒陽,已是難能可貴。”

“至於改名之事,雒陽在先漢時名字便是洛陽,隻是恢複其名而已。雒陽重建乃大吉之事,豈能再用舊名?我亦讚同大將軍此舉。”

劉協今天才知道劉鑫重建雒陽之事,心中又驚喜又憂慮。驚喜的是雒陽畢竟是漢之都城,能重建自然是好事,憂的是他不知道劉鑫的目的是什麼,這似乎跟他自己冇有什麼關係。

曹操聽左靈話裡稱他冇錢,勃然變色,他朝程昱打了個眼色。程昱便站了出來:“陛下,左太守本是南郡太守,應奉朝廷之命儘快上任,卻居許都已久,臣請陛下斥責左太守,將其驅出京城,讓其儘快去南郡上任。”

“這……恐怕不妥!”

程昱進一步說:“陛下,左太守乃地方官員,本就不應該長期滯留都城,否則有違我大漢製度,劉荊州為人慈善,也必會歡迎左太守前往就任,還請陛下下旨,督促左太守前往襄陽就任。”

左靈這下害怕了起來,在許都,他是陛下身邊的老臣,起碼還能上朝議事。要是真去了荊州,誰知道劉表會怎麼對他。

“陛下,荊州之地,距離太遠,今劉表掌握地方,無視朝廷,乃一方賊首,臣若去了荊州,恐怕為其所害呀!還請陛下深思。”

“陛下,劉荊州乃當今名士,向來禮賢下士,豈會害左太守?左太守分明是嫌棄南郡太守一職太小,欲求高職,但朝廷官職皆以功論,左太守未立寸功,豈能得封高官?”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