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9章 李通和滿寵

-

“是!大將軍!”張合連忙去安排。

隨後,張合率軍往北門而去,結果在路上就遇到太史慈率軍而來。原來,劉鑫一陣勸降書攻擊之後,譙城內曹軍軍心渙散,龍躍軍又連續幾天攻城。

滿寵和李通擋不住壓力,如沮授所預料一般,就選擇打開了城門投降。如此一來,譙城告破,這一仗前後打了五個月時間,也是夠累的。

劉鑫進入了譙城的衙署,讓各軍處理善後之事,例如收攏降兵、救治傷兵、接收譙城的物資等,這事情可不少。

他還派人去曹操老家轉了一圈。曹家和夏侯家的人早就遷移到許都去了,隻留下一些仆人看守老宅。

不過,他吸取了在兗州的教訓,為了避免豪族作亂,他打算打擊與曹操有關的豪族。這是曹操的老巢,明裡暗裡支援曹操的人可不少。然而,如果隻是因為些許懷疑,就大動乾戈,這會對他的名聲產生不良的影響。

他想了一下,倒是有人很適合做這樣的事情,那便是滿寵和李通兩名降將。於是,他找來滿寵和李通。

“拜見大將軍!”滿寵和李通兩人向劉鑫行禮。

“兩位無須客氣,坐下吧!”

示意兩人坐下後,劉鑫又是一套標準的泡茶動作,讓兩人有點受寵若驚。

“兩位能棄暗投明,我心甚慰,隻是……稍稍晚了些,若是兩位仍不開門投降,我大軍亦是攻破西門,同樣能破譙城。”

劉鑫這話暗指兩人投降投得巧,也冇有什麼功勞。

“食人之祿,須忠人之事,我們兩人受司空……所托,鎮守譙城,自然堅守到最後,開門請降,並非為了我們倆的前程,隻是敗局已定,不忍心再看到士兵傷亡。”

“哈哈哈哈!伯寧此話甚合我意,隻是若是一開始就開門請降,雙方無須大戰,則更能免於傷亡。”

“當時雙方大戰,勝負未分,我和文達又如何甘願就縛?”

劉鑫想了了下,也懶得談些無聊的話,而是希望儘快進入正題:“今兩位獻城而降,不知以後是否有所打算?”

兩人並冇有馬上回答,而是猶豫了起來。或許是覺得自己是降將,有點不好意思開口,但心裡又確實想找份工作。

“我據數州之地,急需人才,如若兩位願意留下為我效力,我亦歡迎之至。”

滿寵連忙起身,向劉鑫行禮:“願聽憑大將軍差遣!”

李通看到滿寵行禮,自己也連忙起身行禮:“我亦願憑大將軍差遣。”

“兩位不必行此大禮。”劉鑫沉吟了一下:“我眼下倒是有一為難之事,想請教二位!”

“大將軍請講。”

“不日,我大軍即將西進,兵臨許縣,然譙郡乃曹操的家鄉,其黨羽眾多,我擔心進兵之後,後方不穩,若譙城出現變動,我大軍豈不被斷了後路?”

“因此,我大軍在西進之前,必須先消滅曹操黨羽,避免其在譙城作亂。兩位駐守譙城已一年有餘,對這裡也相當熟悉,我希望兩人助我一臂之力,捉拿曹操黨羽,讓我大軍無後顧之憂。”

果然,滿寵和李通露出愁容來。隻是兩人都明白,作為降將,他們並冇有太多的選擇。兩人沉默了一會兒,最終仍是點頭答應了。

於是,劉鑫決定,以滿寵為主,李通為輔,給他們兩千兵,讓他們儘快開展工作。兩人久居譙城,哪些人跟曹操往來密切,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。一個月內,兩人前後抓獲了一百多人,牽連上千人,也算是轟轟烈烈了。

龍騰、龍躍兩軍攻譙總體損失不大,但長期交戰,大軍疲憊,劉鑫決定在譙城先休整兩個月時間。屆時,他再視具體情況,看看是否可以進軍許都。

……

話說劉鑫奪了譙城後,曾讓張合派快馬把曹休的屍體送到許都。劉鑫這麼做,一方麵是將曹休屍體還給曹操,這也是對曹休和曹操的尊重。

另一方麵也會對許縣構成一定的震懾,告訴曹操,譙城被他攻破了,不日他將兵臨許縣。

從許縣到譙城約五百裡路,快馬四到五天到達。此時天氣漸涼,馬上要到冬季了,曹休的屍體也經過一些處理,不會腐壞。

五天之後,曹休的屍體被送到了許縣,整個許縣一片嘩然。一些人嘩然的是曹休之死,而另外一些人嘩然的是譙城的失守。

麵對曹休的屍體,曹操痛哭起來,三年前他口中的千裡駒如今已是戰死沙場,天人永隔。哭完之後,曹操下令厚葬曹休。

譙城的失守,讓他感到焦躁不安。如今他手中的總兵力隻有不足四萬人,許都兩萬,陽翟一萬多,宛城五千。如此兵力,已讓他無法主動攻略彆的地方,隻能坐等劉鑫大軍壓境。

曹操仍是把自己信任的手下叫過來,商討戰事。

“諸位,劉鑫攻破譙城,不日將兵臨許都,我等為之奈何?”

眾人又是一陣沉默,不知道該說什麼。

“奉孝,你以為如何呢?”

郭嘉冇想到曹操會點他的名字,他搖了搖頭:“司空,我……我……亦無辦法。”他有點不忍心,但確實無計可施。

“奉孝,你乃誌才所引薦,為我效力不過兩年,然你所獻之計,均精妙絕倫,我大軍敗於劉鑫之手,過不在你。今日,我已麵臨生死存亡之境地,唯有靠你們施一妙計,方讓我渡過難關。”

“可如今,你卻百般推脫,這是何道理?莫非你們已是暗中聯絡劉鑫,欲出賣我而投靠於他嗎?”

曹操前麵的話是對郭嘉說的,後麵的話是對在場的所有人。看得出,他心裡很是沮喪,否則不會質疑手下這些得力助手。畢竟這些人都跟了他數年,各自做出了各自的貢獻。

“司空,並非如此!”郭嘉看到曹操如此誤會他們,卻並不生氣,開口解釋一番:“司空與劉鑫之戰,並非敗於謀略,彆說我等無計可施,就算仍獻計,恐怕亦難勝過那劉鑫。”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