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0章 劉鑫致勝之道

-

“哦,那是為何?”曹操心中疑惑,急切想知道答案,其他人也是不解地看著郭嘉。

“世人隻知劉鑫的軍隊精銳,他攻司空隻是倚仗強盛的兵力,才敗司空之軍,實則並非僅僅於此。劉鑫……”郭嘉低聲說:“各個方麵都超過司空!”

若是以前,郭嘉說這話,曹操必會大怒,但此時他卻冷靜得很。

“天下大亂,各諸侯割據一方,拚命招兵買馬,卻不善治理地方,以至於入不敷出,財力不足。但劉鑫不是,他則實施屯田之策,發展各類技藝,積累財富。”

“以往,我軍據豫、兗、徐等幾州之地,口眾不過四五百萬,我軍兵力近十萬,且連年交戰,從未停歇。除此以外,境內還有各路匪徒。數年來口眾越來越少。

“劉鑫據北方數州,口眾亦有六七八百萬,他雖連年對外征戰,境內卻安穩得很,口眾越打越多。”

“幽州之地,素來被認為貧瘠,可如今反而成了全天下最富庶的地方,大戰爆發,我軍越打就越消耗大量錢糧,打不了多久,就糧道斷絕,撐不下去了。可劉鑫作戰,從未有過糧草斷絕的情況,似乎他的糧草取之不儘,用之不竭。”

“又聞,劉鑫的軍隊是有軍餉的,士兵傷亡,亦有錢糧撫卹,我亦好奇,此舉需要大量錢財,為何他從未缺糧缺錢呢?由此可見,劉鑫極能治理地方,以讓地方提供源源不斷的財富。”

郭嘉稍微停了下,嚥了咽口水,又接著分析。

“各諸侯征戰天下,均以兵力多寡,作為兵力強盛的依據,劉鑫卻訓練最精銳的軍隊,蒐羅最優秀的工匠、鐵匠等,並鍛造出最優質的兵器,以此加強軍隊的戰力。十年前,劉鑫便懂得這點。”

“例如弓弩、馬蹄鐵、馬鞍、馬蹬等,這些利器我們亦學著仿製,可仍是得其形而不知其理,直到現在亦是如此,所督造的東西隻是看著像,實則不一樣。”

“在交戰之時,器械之利便體現了出來。同樣數量的士兵,手持弓弩對射,我軍很快就落於下風。”

“我等以為打造精銳軍隊必耗費大量錢財,但實際上精銳軍隊每每交戰,傷亡少,反而節省下不少錢財。劉鑫隻不過把減少傷亡節省下來的錢財用於打造精銳軍隊上,根本就不會增加投入的錢財。他的主力軍隊都很精銳,即便是郡縣之兵,亦不下於我軍。”

“所以我才說,劉鑫的強盛已遠遠超過天下各諸侯,亦不是我等一兩個計策就能對付得了的,所謂計策,是以實力為前提,倘若實力與敵相差太遠,計策再厲害,亦是無濟於事。”

郭嘉從人口、錢糧、兵器等方麵闡述了劉鑫比較厲害的地方。最後得出結論,如今敗局已定,恐怕不是一兩個計策就能翻盤的。

他並冇有提前準備說辭,這些話也隻是隨口而出,在條理上顯得不夠清晰。

不過,曹操等人仍是聽得明白,眾人沉默了起來。

“司空!”董昭突然叫了一句。

“公仁請說!”

董昭咬了咬牙:“不如……投降吧!”

“什麼?公仁你住口!”曹操破口大罵:“你在幷州之時,不受張楊信任,一度潦倒,是我認為你有才,才起用於你,對你信任有加,而今,我遇大難,你不思為我排憂解難,卻勸我投降,這是何道理?”

“司空,請聽我一言。”董昭分辯道:“如今司空隻據潁川、南陽兩郡數城,領土太小,冇有迂迴之處,對我軍極為不利。兵力不過三四萬,還要分守幾地,如此兵力已是相形見絀。”

“況且,憑兩郡之地,收穫錢糧太少,亦不足以養活大軍。許都之內,朝廷百官亦是蠢蠢欲動,恐怕會惹出亂子來,後方也不穩。”

“外援之上,馬騰已兵敗,孫策不能依靠,劉表至今仍對我軍加以防範,以坐觀其變為主。劉鑫大軍兵臨許都,隻需圍困許都數月,我大軍就會崩潰。司空當早做打算,否則劉鑫兵臨城下之時,唯恐來不及呀!”

“住口,我曹操立於天地之間,豈能久居人下?若劉鑫大軍壓境,我便親自上戰場,就算戰死,亦是死得其所。公仁,如若不是我知你為人,今日我必將你斬殺於此。”

董昭一聽這話,立馬啞火,不敢再說什麼。其他人也是默默無語,也不敢多嘴。

過了一會兒,曹操的怒火慢慢平息:“算了,你們先下去吧!讓我靜一靜。”

眾人似乎鬆了口氣,陸陸續續地走出屋子。

“奉孝!”曹操突然叫住郭嘉,眾人也下意識地回頭看了一下。他又打了個手勢,讓眾人先走。

等眾人走了之後,曹操又問郭嘉:“你既知劉鑫之能,為何還要為我效力?”

郭嘉想了想:“誌才乃我至交,為司空效力,乃他臨終托付。”

“哈哈哈哈!奉孝乃誠信之人,如若我敗了,你會投劉鑫嗎?”

郭嘉想了一下,搖了搖頭:“不,我與司空共生死,若僥倖留得性命,我便隱居山林,隻與山水鳥獸作伴。”

曹操愣住了……

建安四年(199年)二月中旬,很快又是一個上朝日,眾臣紛紛到場。此時,譙城被攻占的訊息已傳遍了整個許都。許都之人,有喜有憂,朝堂之上,亦是風起雲湧。

曹操今日也會上朝,他心裡已經做好了準備,迎接即將到來的暴風雨。

“陛下,臣聞大將軍的軍隊已攻破了譙城,不日將往許都進發,許都今已是漢之國都,不能陷入戰火之中,陛下亦不能受此災難。”一上來禦史大夫劉艾就開始引出此事。

“那愛卿以為如何?”劉協也覺得有理,他心裡巴不得曹操早點完蛋,但卻不希望自己受到波及。

“不如陛下派人前去麵見大將軍,向大將軍提出,將其軍隊迎入許都,如何?”劉艾明知道曹操不可能答應,卻故意提出。

-